康老师艾滋病康复网,内容丰富有趣,生活中的好帮手!
康老师艾滋病康复网 > 古人把东西放进袖子里 不怕掉出来吗?看袖子里的机关有多少

古人把东西放进袖子里 不怕掉出来吗?看袖子里的机关有多少

时间:2019-12-12 16:34:56

相关推荐

“两袖清风”从字面意思上来讲,是指两个袖口里除了清风,没有别的东西。这个成语寓意做官清廉,从不贪污国家、民众的钱财,也不因一己私利而妄断国事。那么,为什么清风入袖就是廉洁的代称呢?其实在古代,袖子是人们携带物品的地方,和现在的口袋有点像。“两袖清风”就是指口袋里什么都没有。

袖中藏物在很多地方都能够体现,比如一些古装剧、文学作品里。《红楼梦》的第二十八回中曾写道,宝玉自家中出来游玩,遇见朋友之后“想了一想,向袖子中取出扇子,将一个玉玦扇坠解下来,递给琪官。”宝玉的扇子就放在袖中,需要用时便取出来扇一扇。一面扇子还是挺大的物件,看来这袖子中可以储存物品的空间非常大。

确实如此,古代人的衣服制式与现代人截然不同。我们在古装剧里看到的服饰大都长袍宽袖,可能只有那些需要频繁活动的武将才会身着紧身衣。除去少数民族政权外,其余的朝代大都沿用汉服的制式。在汉服造型中,袖子称为“袂”,词语“联袂”即是出自于此。不过汉代的汉服其实没有那么宽大的袖子,大多以剑袖紧收。后来在一些盛大活动的礼服上渐渐改变了制式,改为垂胡袖。

往袖子中储藏物品,最初的年份已不可考,不过汉代应该没有,毕竟汉代的剑袖太窄,根本放不进去东西。隋唐时期延续了自南北朝以来的宽袖风格,但是后来又逐渐转变为窄袖。至于宽袖真正的流行期和制式,主要是宋代的直袖、广袖和明代的琵琶袖。恐怕从宋朝开始,就已经流行往袖子中储存东西。

比如宋朝周密的《癸辛杂识·别集》中有这么一则轶事: “即而复得一小婢曰半细,曲意奉之。每出至亲友间,必以荷叶包饮食肴核于袖中,归而遗之。一日遇客于途,荷包坠地,视之半鸭耳,路人无不大笑。”这个故事讲得就是一个富家少爷方回,每天都悄悄给自己美貌的婢女带食物,结果有一次吃食不小心从袖子里掉了出来,笑掉路人的大牙。

装食物的荷包会漏出来,就是因为宋代的汉服多为直袖、广袖,袖子太宽了兜不住物品。长期这样,肯定不方便人们日常生活。于是聪明的古人就发明出了袖子中内藏的口袋,以反向缝制。这就好比把一个荷包缝在袖子里,固定在袖口,既不会漏出来,又方便取用,渐渐地就被人们接受并开始流行。

自明朝以后,朱元璋规定贵族的衣服制式,以袖子宽大的程度来体现贵族等级的贵贱。明朝的宽袖汉服以琵琶袖为主,袖口紧收,而袖子主体宽大下垂,由于形状近似琵琶,因而称琵琶袖。袖口缝有带子,只要把袖口收紧就不会漏出来物品,因此慢慢地人们就舍去了袖子里的口袋,直接往里面放东西。

而以上所写的宽袖,其实历朝历代以来都是贵族、官员和显赫人家的服饰,在普通人家中,一般都穿着窄袖衣服。这时候没办法往袖口里放东西,就会放于怀中。汉服多为交领,以系带和隐扣来系衣服,把物品放在怀里,也可以稍微用系带来固定。相传朱元璋白手起家的时候,曾经被自己的老丈人郭子兴关禁闭,马皇后偷偷给他送食物,“窃炊饼,怀以进,肉为焦”,刚出炉的炊饼烫伤了马皇后的胸口,留下了疤痕。

除了在袖口、怀中放东西以外,其实古人还有很多藏东西的角落,比如靴子、腰带和荷包。人们常常看的武侠小说中经常有那些把匕首、武器插在靴子里的侠客,也有惧内的官员为了藏匿私房钱而把银子放进鞋中。腰带藏物也是比较常见的,一般都是一些小的物件,比如银子、铜板或者纸张,有时候官员也会把笏板插进腰带里。

然而,因为腰带过于窄小,所以能够放置的物品并不多,因此后来演变为把物品挂在腰带上。唐朝时候因流行匈奴的胡服,而逐渐流行在腰带上挂物品,有一种挂物品的腰带称为蹀躞带,甚至有政府颁布的规定:“文武官咸带七事。”即是指文武百官需要在蹀躞带上挂七样东西:针筒、刀子、佩刀、哕厥、砺石、火石袋、契苾真。

可以看出,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不起眼的小智慧。无论是袖中携带物品,还是在腰带间挂物品,这些生活方式都是适应当代节奏转变需要,比如随着礼仪在人们心目中比重的增加,袖子也逐渐变大,于是袖子就代替荷包成为人们携带物品的空间。越来越大的袖子无法收纳东西,于是就有了暗袋。当隋唐时期窄袖的风尚卷土重来时,腰带挂物又变成了新的时尚。这些生活习惯的改变,都是在时代的变迁、岁月的轮回中慢慢演变的。

泱泱华夏,曾经历过数千年历史,在这么悠久的历史中,汉服独树一帜,成为主要的潮流。不过除了汉服,其实我国还有不少有关服饰的文化和服饰精神,这些不同样式的服饰,是我国文化百花齐放的体现。如果对我国传统服饰感兴趣,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购买《华夏衣冠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》。

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。
网友评论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站立场。